Tag: 微信

聊几句TikTok和微信

先说说TikTok吧。

首先要说,川普政府在TikTok上的作为是有其合理内核的。这个合理性并不全在于所谓国家安全,担心数据流入中国等,事实是这个情况目前并不存在。其合理性在于更广义的所谓“数字主权”(Digital Sovereignty)。数据(Data)在未来人类的经济活动中会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,它将成为与土地,劳力,资金相并列的重要生产资料。因此每个国家会对数据产生主权的概念,它会要求本国的数据至少必须储存在本国境内,更进一步则是要求数据拥有者(Owner)必须是本国(控股) 企业。中国可能是最早提出并实施这种要求的国家。所以美国有此要求并不为过。

目前TikTok与Oracel / Walmart 的交易肯定已满足了上述的两项要求,1)数据储存在本国,2)数据拥有者为美国控股企业。你可能会疑问字节跳动(BD)不是还持有80%股权吗。但你需知道BD的历次融资中都有大量的美国顶级投行厕身其中(Kohlberg Kravis Roberts,  Sequoia Capital, General Atlantic, and Hillhouse Capital Group 等)。加之TikTok Global还准备在美国上市,美资肯定占控股地位。

而目前消息说中国政府将否决这一交易,这个理由我觉得也非常充分,美国佬占的便宜实在太大了。要知道TikTok Global并不只是美国市场,而是除中国外的全球市场,美资绝对控股占了大便宜,而且传言中董事会伍席中中方只占一席,这也是令中方觉得不能接受的。所以双方仍会激烈博弈。中方并非没有筹码,壮士断腕就按川普政府说的把TikTok美国关了,那一亿用户的压力也不是川普政府能轻易承受的。最终,在得到一定的平衡与补偿后,中方应该会对整个交易乐观其成。

这笔交易如成功,很可能会有历史性意义,显示一种中美共治模式的雏形。须知现在有全球性影响的互联网公司只存在于中美两国。Facebook,Google,Amazon 在全球攻城略地,所以总是讲互联网的开放性,而不会提数字主权,现在被兵临城下,不得不举起数字主权的大旗。那么其他人口大国,如欧盟,日本,印度,巴西,印尼等,必定会效仿。所以从字节跳动的角度看,绑上美国佬的大腿,对其全球推广是有帮助的。这也是中方会乐观其成的根本原因。

10到20年后,除非有特别愚蠢的事情发生(如中美发生大规模热战),世界会进入一个中美合作共治的时代。所以围绕TikTok的博弈会有很好的探索意味。

再来聊两句微信。

从一开始我就相信,作为我们日常交流而使用微信而言,微信在美国是关不掉的。美国政府既没有法律上,也没有技术上的能力关掉微信。所以当时每有朋友问起,我都会简单地说,微信关不了的。现在即便川普政府的禁令全部得以实施,我们仍可以通过连接美国境外的微信服务器来使用微信。法律上, net neutrality 是原则,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不能对其中的内容区别对待;技术上,美国也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建成万里长城的 (The Great Wall)。但禁令会对微信上的使用体验有影响,主要是没有了CDN (Content Distribution Network) 的服务后,音频,视频等富媒体应用会受影响。

微信在美国的用户团体并不大,对Facebook的威胁微乎其微(熟人社交的粘性太高了,替代成本高与天齐)。提出这个禁令除了恶心一下太平洋两边的中国人外,谁会是得益方?这是一开始颇令我困惑的事。说是川普为选举打中国牌,但对一般美国人而言,微信? Who care.

最近看了禁令的内容后,我终于有点明白了,这幕后的推手应该是Visa, Master Card, American Express这些信用卡巨头。禁令等于明确规定,在美国境内不得使用微信支付。

几十年来,这些信用卡巨头在全球范围内,除中国市场外,都极为成功。互联网大潮非但没有削弱,反而加强了他们的竞争优势。苹果支付玩过各种技术花活后,还是要跟信用卡巨头们合作。

唯独在中国,当2016年中国全面放开信用卡市场后,巨头们兴冲冲地探个头进去,才发现这个市场的肉他们是吃不到了。想想看,连走鬼的水果摊都可以用张纸打个二维码收微信支付,谁还要用信用卡。中国人现在大概只有出国旅行时才想着要带一张Visa,或 Master card。 这成了信用卡巨头唯一的一点优势了。但近年来,微信,支付宝都在全球主要旅游地推广他们的手机支付。中国游客现在是占了全球旅游市场的半壁江山,哪一个旅游点的商家敢不奉承中国游客,于是微信支付宝大有攻城略地之势,这是要把信用卡巨头手上最后一点汤都捧去了,是可忍,孰不可忍啊。

说回我们自己吧,目前对川普政府而言,微信是小豆豆,杀了没压力;对腾讯中方,也没有什么博弈的抓手。所以维权要靠我们用户自己了:

美国微信用户联合会

www.uswua.org